一.这是否作为个别现象看待?没错,不能因为个别突出个体而对一个仅仅由年龄段划分的群体做出全盘总结,那是极为不负责的,同时也是过度偏激的行为。
二.性教育是否得当?在三中有作答。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产生?这不仅仅是性教育的问题(但确实,中国的性教育还极为不妥,如并未从小教育,灌输这方面知识),同时也是网络信息渠道与信息搜集者态度的问题。
四.中国封杀此类事件的行为依旧没有得到任何改变,不过,意识是具有流动性的,过分的阻塞,只能引发洪水!
五.正确的性观念在青少年中应该普及了,性应该是建立在正确的关系上,不应该是为了证明自己是非主流这种问题上啊!
从事件本身来看,部分新生代的性观念都极为开放,这与60年代父母一代极端封闭形成鲜明对比。这与他们接受性启蒙的途径多样化分不开,才导致少部分现在孩子性观念畸形早熟,过度开放,这部分是极少数,绝非90后主流——即使是非主流中,也很少出现。
整个社会的现状就是没有社会道德规范引导,导致部分人群受欲望控制。到了20世纪末,伦理观念、价值观更加奔放,没有受到约束。记得当时陈冠希事件一出,甚至还有人喊着"做人要做陈冠希"的口号。 我认为,从家庭教育上应该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有一套礼教的东西,要输入价值观,从多方面引导。当全球化思潮越来越统一的时候,仍然希望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打底,兼顾西方多元化元素。除了监督子女学生,更要引导他建立完备道德体系。
无论是"破处门"还是前段时间的"摸奶门"和"脱裤门",事件的主角都是学生群体,这都表现出学生中非主流走向成熟的探索方式,而且是一种不知轻重后果的探索。他们正处于高危青春期,用的是身体和尊严为代价,来试探社会对他们的包容。但是,这种方式只会让成年人感到心痛。
在这些"门"事件中,除了这些孩子需要反省,同时也要反思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同他们的沟通方式,不能一味将指责的矛头对向他们。